您當前的位置 :首頁 > 資訊 > 今日頭條
投稿

國家統(tǒng)計局:2018年中國農村減貧1386萬人

2019-02-16 08:55:03 來源:新華社 作者: 陸婭楠 點擊圖片瀏覽下一頁

 

學員在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一家職業(yè)培訓機構接受育兒保健技能培訓(2017年12月23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朱旭東攝

國家統(tǒng)計局15日公布數(shù)據(jù):按現(xiàn)行國家農村貧困標準測算,2018年末,全國農村貧困人口1660萬人,比上年末減少1386萬人;貧困發(fā)生率1.7%,比上年下降1.4個百分點。

截至2018年末,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末的9899萬人減少至1660萬人,累計減少8239萬人;貧困發(fā)生率從2012年的10.2%下降至1.7%,累計下降8.5個百分點。

分三大區(qū)域看,2018年東、中、西部地區(qū)農村貧困人口全面減少。東部地區(qū)農村貧困人口147萬人,比上年減少153萬人;中部地區(qū)農村貧困人口597萬人,比上年減少515萬人;西部地區(qū)農村貧困人口916萬人,比上年減少718萬人。

分省份看,2018年各省農村貧困發(fā)生率普遍下降至6%以下。其中,農村貧困發(fā)生率降至3%及以下的省份有23個,包括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內蒙古、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、上海、江蘇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山東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海南、重慶、四川、青海、寧夏等。

貧困人口的減少離不開收入的提高。2018年,貧困地區(qū)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1元,比上年實際增長8.3%,實際增速高于全國農村增速1.7個百分點,圓滿完成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增速的年度目標任務。其中,深度貧困地區(qū)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68元,比上年名義增長10.7%,比貧困地區(qū)增速高0.1個百分點。

8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(qū)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0元,比上年增加996元,名義增長10.7%,比全國農村增速快1.9個百分點,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(qū)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快于全國農村增速。

工資性和轉移性收入是貧困地區(qū)農村居民增收主要來源。從收入來源來看,2018年貧困地區(qū)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3627元,比上年增長13%,增速比全國農村高3.9個百分點,對貧困地區(qū)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42%,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;人均轉移凈收入2719元,同比增長17%,增速比全國農村高4.8個百分點,對貧困地區(qū)農村居民增收貢獻率為39.7%,比上年提高6.1個百分點;人均經營凈收入3888元,比上年增長4.4%;人均財產凈收入137元,比上年增加18元。

黨的十八大以來,貧困地區(qū)農村居民收入年均實際增長10%,實際增速比全國農村平均水平高2.3個百分點。2018年貧困地區(qū)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當于全國農村平均水平的71.0%,比2012年提高8.9個百分點,與全國農村平均水平的差距進一步縮小。 

責任編輯: 劉偉
版權聲明:
·凡注明來源為“今日報道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,版權均屬今日報道網所有。未經本網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·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不良信息舉報信箱 網上投稿
關于本站 | 廣告服務 | 免責申明 | 招聘信息 | 聯(lián)系我們
今日報道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(C)2005-2016 魯ICP備16043527號-1

魯公網安備 37010402000660號